一、与调 油组分市场背景
本周期(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),国际油价下跌,成为影响调 油产业链的核心利空因素。截至9月5日,为61.87美元/桶,较9月2日下跌5.67%;布伦特价格为65.5美元/桶,较9月1日下跌3.89%。下跌受两大压力叠加:一是市场消息称opec 考虑10月继续进行增产操作,供应过剩风险增强;二是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进入尾声,需求端支撑减弱。
受原油走跌传导,国内汽油相关调 油组分市场普遍承压,多数产品价格跟随下行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烷基化油价格表现显著分化——山东地区烷基化油均价维持在7770元/吨,与9月1日持平,成为同期调 油组分中唯一未跟跌的品种。
表1 山东地区汽油组分料价格对比(元/吨)
产品 |
市场 |
2025/9/1 |
2025/9/5 |
涨跌值 |
涨跌幅 |
布伦特 |
英国 |
68.15 |
65.5 |
-2.65 |
-3.89% |
烷基化油 |
山东 |
7770 |
7770 |
0 |
0.00% |
mtbe |
山东 |
5015 |
5005 |
-10 |
-0.20% |
二甲苯 |
山东 |
5650 |
5630 |
-20 |
-0.35% |
抽余油 |
山东 |
5530 |
5500 |
-30 |
-0.54% |
混合芳烃 |
山东 |
5525 |
5520 |
-5 |
-0.09% |
89# |
山东 |
7480 |
7470 |
-10 |
-0.13% |
92# |
山东 |
7509 |
7494 |
-15 |
-0.20% |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 |
二、烷基化油价格稳定的核心逻辑:成本端与利润倒挂的刚性支撑
在原油及多数调 油组分普跌的市场环境中,烷基化油价格韧性凸显,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料成本的高位支撑与装置利润的持续倒挂。
从成本端看,烷基化油的主要原料为醚后碳四。尽管9月初醚后碳四价格较8月高点有所回落,但整体跌幅不及前期涨幅,导致原料成本仍处于相对高位。具体而言,8月醚后碳四价格持续高企,使得烷基化油生产装置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出现倒挂。进入9月后,尽管原料价格震荡下行缓解了部分成本压力,但装置利润倒挂幅度仅小幅收窄,企业仍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。这种成本端的刚性约束直接限制了烷基化油价格的下行空间——若价格随原油及同类组分同步下跌,生产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亏损,因此厂商主动降价意愿极低,从而形成价格“底部支撑”。
三、市场供需:低开工率与弱需求的平衡博弈
图1 2024-2025年国内烷基化油产能利用率对比图 |
|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 |
供应端:低开工率缓解供给压力
当前烷基化油行业开工率维持相对低位运行。截至9月8只,国内烷基化油开工率46.32%,环比月初减少3.27个百分点。据市场信息,部分停工检修的生产企业或将进行长期检修,开工待定,短期内供应增量有限。不过,随着原料醚后碳四价格下行带来的成本压力阶段性缓解,部分企业装置利润在本周期内出现短暂好转迹象,后续或推动开工率窄幅回升,但考虑到利润倒挂问题尚未根本解决,大规模复产的可能性较低。
需求端:旺季预期弱化抑制采购热情
需求端则延续疲弱态势,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预期持续弱化。从终端反馈看,车船订单成交未见明显起色,社会库存消化速度缓慢,终端需求复苏缺乏实质性动力。下游用户多维持按需采购模式,逢低补库行为虽带动短期成交小幅回暖,但难以形成持续性需求拉动。
四、后市展望:韧性背后的风险与机会
本周期烷基化油市场的独立行情,本质上是成本端与利润倒挂压力下的市场自我调节结果。在国际原油宽幅下跌、多数调 油组分跟跌的背景下,烷基化油因原料成本高位支撑及装置利润约束,价格得以保持稳定。短期来看,若原料价格未进一步大幅回落或需求端未出现超预期改善,烷基化油市场或延续当前窄幅整理格局;中长期则需密切关注opec 产量政策落地情况、醚后碳四价格波动趋势以及终端需求复苏节奏。